执行工作“步步为营”

以“调”促“解”破三方困局

作者: 王秋桐来源: 铁山法院 第58期 时间:2025-04-30 09:32:38

“我们新承接了两个订单,还扩招了员工,给某某企业的赔偿款也都按期支付……”一开年,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就忙得热火朝天,黄石市铁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电话回访时,该公司负责人难掩笑意。

汽车零部件公司是本土经营了17年之久的小微企业,主要经营范围为汽车零部件加工、制造、销售等,有着较为稳定的收益和发展前景。2020年,因市场下行、急于扩张等多重压力,该公司资金链突然断裂,经营状况急转直下,因拖欠供应商(企业A)货款被诉至法院。
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时,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已处于半停业的状态,并无偿还能力,仅依靠少量订单勉强保持企业运转。执行法官多次实地走访、深入调查,得知该公司上游企业(企业B)常年保持合作关系,尚有一批零件等待加工交付和前期少笔货款回流,此时如果简单采取“查、扣、冻”等强制措施,势必扼住企业生存的喉咙。为避免“办理一个案件,垮掉一个企业”执行法官通过发送《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》督促企业B将货款直接支付给企业A,保障实现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。然而,企业B因人事变动时交接遗漏,未履行协助执行义务,尾款照常汇入了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已断裂的资金链中,三方关系骤然降至冰点。

“企业B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权益,我要以拒执罪起诉!”企业A负责人满腔怒火。

“某汽车零部件公司之前是我公司某个零部件的唯一供应商,如果不支付货款导致他们如期供货,那我们的供货链也会断裂他们烂账拖累了我们,后期不会再合作!”企业B负责人深感委屈。

“如果能继续经营公司,我们一定尽全力还清债务!”某汽车零部件公司负责人言辞恳切。

一起案件,三方对立,执行要如何画出权益的同心圆?法官给出了“分期履行+经营保障”的方法。汽车零部件公司多年来主营业务与企业A发展需求相契合,“80%货款+20%抵债”的订单形式达成合作,让企业从诉讼纠纷中抽身,最大限度促成胜诉权益补档到位;同时,执行法官情理兼容,说服企业A撤回对于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企业B的“拒执罪”控告,双方握手言和。最后一次的调解地点选在工厂内部,达成和解协议后,企业代表、执行干警一行人并排参观,两侧摞起的等待加工的一批批零件,正是继续书写企业发展故事的一个个字符。

20250428-2.png

如今,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已完成了信用修复并按期履行了70%债务,预计于年中全部清偿完毕,一面由三方企业共同落款的致谢锦旗送至铁山区人民法院,为案件画上圆满句号。执行工作“步步为营”,铁山区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不断创新执行措施,为构建诚信社会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。